
績效成果
- 集團旗下飯店2024年未有因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相關法規被裁處罰鍰之情事。
- 台北晶華宴會廳2024年8月完成TQSCI所頒發的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最新年度之查核作業。
- 2024年度集團旗下台北晶華及台南晶英共執行86次微生物自主檢測、36次的食品安全與衛生內部稽核及76次的場所清潔維護及衛生檢查。
未來目標
- 恪遵食安法規、員工教育及原料監控,確保第一線作業安全無虞
- 強化食品安全文化、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與應變效能為核心,創造利害關係人信任與永續價值
衝擊影響
餐飲服務若未落實食安規範,將嚴重危害顧客健康並影響品牌信譽,導致營運中斷與罰鍰處分。面對食安法規日趨嚴格與消費者高度關注,集團須強化風險管理及即時應變能力,以確保營運穩定與顧客信賴。
政策承諾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致力於推動高標準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制度,強化員工與供應商教育訓練,並通過實施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落實食品安全法規與GHP、HACCP標準,來保障食品從產地到餐桌的每一步都符合最高的衛生標準。並響應聯合國SDGs第3與第12項目標,落實企業責任,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與福祉,同時維護企業的聲譽與形象。
採取之行動
集團設立食安風險管理與HACCP小組,全面推動「食品安全與衛生標準作業程序」。定期內外部稽核、供應商評鑑與員工教育訓練同步進行,確保每一環節符合法規與品質要求,從源頭到餐桌守護顧客健康。
評估機制
- 透過年度內外部稽核、食品檢驗與供應商評鑑,全面檢視食安執行情況。
- 同步統計教育訓練人時、食安違規處置情形與自主檢測結果,作為風險預警與政策精進依據。
利害關係人議合情形
集團主動與員工、供應商及主管機關協作,深化教育訓練與供應鏈溝通,強化源頭監管與資訊透明。藉由跨部門協調與即時回報機制,有效提升整體風險應變能力與利害關係人信任。
食安風險管理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堅持以科學化、系統化的方法推動各項食安作業,全面落實標準化管理流程。為強化風險控管與組織應變力,特別設立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小組,由各飯店總經理親自領軍,並由永續發展協理或專責人員、衛生經理、餐飲部主管及行政主廚等跨部門成員共同組成,負責全面監督與執行食安管理機制。
全面依循「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及「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HACCP)」等國際標準,制定「食品安全與衛生環境標準作業管理程序」,作為自主管理與內部稽核的執行依據,確保所有食品製備與服務過程皆符合高度衛生與品質標準,從源頭到餐桌守護消費者健康。
本集團亦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食品及其相關產品回收銷毀處理辦法」以及其他食品衛生相關法規,制定涵蓋九大範疇的「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程序書。內容涵蓋:食品採購、驗收、製造、供膳、環境衛生管理、食品留樣、檢驗、人員培訓,以及文件管制與內部稽核等,確保每一項作業流程皆有明確的標準與監督機制。
作業場所認證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深知餐飲業態多元、規模龐大,食品安全管理挑戰甚鉅。尤其宴會廳業務涵蓋婚宴、筵席、發表會、尾牙與企業會議等多樣活動,供餐量大、菜色複雜,並需大量現場人力,皆增加食安風險。
因此,我們針對各類宴會形式進行完整危害分析,並依HACCP原則設立嚴格的管制點(CCPs),確保料理於備料、製作與出餐過程皆符最高安全標準。
自2014年起,台北晶華宴會廳已取得TQSCI頒發之HACCP食品安全認證,建立可監督、可追溯的管理機制,並於2023年9月順利通過最新三年期換證審核,2024年8月亦完成年度查核,符合ISO 19011內部稽核準則,展現我們對食安持續精進與國際標準的承諾。
2014 起獲得 TQSCI 所頒發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完全符合
ISO19011

食安監督與落實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為有效監督食品安全與衛生環境標準作業管理程序,設立 HACCP 管制小組,其職能與落實如下:
為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實效性,集團同步規劃並執行內部稽核流程,全面涵蓋食材採購、儲存、製作至用餐環境等環節,進行全流程衛生檢查。並透過定期清潔與缺失改善機制,確保食品衛生管理系統持續優化。其主要執行重點如下:
內部稽核執行機制
依據年度稽核計畫,定期檢視並評估食品安全管制系統之實施成效,確認各項作業是否符合HACCP風險控管標準,並驗證既定目標的落實狀況與改善成效。
稽核人員專業資格
由受過HACCP與相關食品安全專業訓練之衛生管理人員擔任稽核主責,確保稽核工作具備公正性、專業性與一致性。
稽核頻率設定
全體餐飲單位每年至少執行一次完整的內部稽核作業,視實際營運風險可進行加強型或臨時性稽核。
現場稽核作業流程
執行稽核時,受稽單位可指派代表人員全程陪同,以利即時溝通與後續改進。稽核結果將記錄「食品安全與衛生內部稽核報告》」中,並依照標準化評分表進行綜合評估。
缺失改善與追蹤機制
針對稽核中發現之異常項目或缺失,相關單位須依報告內容於期限內提出具體改善計畫,經主管單位審核確認後執行,並持續追蹤其整改進度直至完全改善。
設備檢核與汰換
針對可能影響衛生品質之設施設備,定期辦理功能性與安全性評估,並按年度預算規劃進行必要之更新與替換,維持整體衛生操作環境的穩定與可靠。
人員衛生管理
為維持最高食品衛生標準,我們依循《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及相關法規,全面落實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從人員的日常查核到年度檢查,皆嚴格管控,以有效防範潛在風險。
所有餐飲現場人員皆需通過嚴格的衛生查核流程。新進員工於正式上工前,必須接受經認可之醫療機構進行的完整健康檢查,以排除任何可能影響食品安全之疾病或感染風險。
針對廚房及供膳第一線作業人員,我們每年實施特定項目之健康檢查。於每日工作開始前,主管亦須確認員工健康狀態,若發現異常,將即時調整工作崗位,避免接觸食品。此外,餐務與廚務人員也定期接受與高溫、噪音等作業環境有關的健康檢查,以維護整體職場安全與人員福祉。

教育訓練與發展
建置系統化教育訓練制度,透過定期培訓與實務演練,提升人員專業素養與衛生管理能力,內容包括:
- 食品衛生基本常識
- HACCP與GHP操作原則
- 食品交叉污染防治
- 食品過敏原辨識與標示規範
- 防疫措施
- 個人衛生與健康自主管理
供應商人員入場衛生規範
為降低外部人員對食品作業區的風險,集團訂定以下衛生管理準則:
- 健康查核:進場前須量測體溫並填寫健康問卷,若有發燒、咳嗽、皮膚病等症狀,禁止進入。
- 穿戴規定:須穿戴髮帽、口罩、鞋套及防塵衣,並通過現場查驗。
- 手部清潔:進入作業區前,須於指定區域洗手並消毒。
- 動線控管:僅限指定動線與時段進出,延時須事前申請。
- 運輸要求:容器與包材須乾淨、密封、無異味,並接受抽檢。
- 違規處理:違規將依情節採行提醒、限期改善或終止合作等措施。

食安事件應變處理機制
為降低食品安全事件對顧客健康與品牌形象的衝擊,集團訂有明確的標準作業流程。現場人員一旦發現異常,或接獲顧客相關通報,須即刻通報管理階層或食品安全衛生主管,由專責人員進行事件確認,評估其真實性與嚴重程度。
針對不同狀況,將迅速啟動應變處置機制,確保事件能在第一時間有效控制,最大程度減少對顧客健康的影響,並維護飯店營運與信譽。
事件處理後,將召開檢討會議,針對事件成因及應對過程中發現的缺失進行全面檢視,據以修正管理制度,包括:優化食品安全作業流程、強化員工教育訓練及提升全體同仁之風險辨識與應變能力,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