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因應

氣候變遷因應

績效成果

 

  • 更新 400 噸冰水主機,單機能源效率提升 38.2%,實現節能目標。
  • 影印紙,用品口布、衛生紙類具國際認證占比為 80%。
  • 洗宿用品容器,改用大容量按壓瓶,實施率已逾 70%。
  • 使用AI廚餘機監控及優化產品製程,減少廚餘量的產生。




 

單機能源效率提升

38.2   %

國際認證占比

80   %

大容量洗宿用品實施率

70   %

未來目標

 

短期目標
中長期目標

  • 各項用電設備以採購各國具節能標章為先
  • 推廣可再生能源:評估集團各飯店安裝太陽能板之可能性
  • 2024年底洗宿用品全面改用大容量的按壓瓶
  • 2026年使用再生能源5%~10%、增加低碳、碳足跡產品3%
  • 2030 年前使用再生能源比例達 20%
  • 以在地原物料研發新產品,2026 年前減少進口原物料採購比例 5%

 

 

 
衝擊影響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依循TCFD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架構指引原則鑑別出五項氣候變遷關鍵性風險管理議題,包含環境法規與政策、低碳能源成本增加、原物料短缺及價格上漲、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改變及產品與服務轉型。衝擊影響營運層面包含合規成本及低碳能源成本上升,原物料短缺及價格上漲,越來越多的顧客關注環保和可持續性,影響其選擇飯店的決策。飯店可能需要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而影響其競爭力和市場需求。

 
政策承諾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配合國家整體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發展,以達成節能減碳之永續發展目標,及關心全球氣候變遷與順應國際環保趨勢,有效善用資源與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響應國際淨零永續趨勢,參與工商協進會1.5゚C氣候行動宣言連署,制定氣候行動政策及友善環境相關措施,以實際行動低碳轉型,為全球暖化趨勢之減緩,貢獻一份責任。

 
採取之行動

由環境永續小組負責環境風險評估及建立環境危害之防範措施,並擔負日常作業的監督與執行。鼓勵員工於日常作業中貫徹節約能源作業細節,落實節能減碳及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 提升能源效率 
    汰換空調系統為磁浮式冰水主機,增設空調監控設備系統、飯店房間和公共區域安裝LED照明和智能溫控系統.儲藏設備全面使用R-717冷媒。
  • 水資源管理 
    安裝低流量水龍頭和淋浴設備,收集游泳池溢流廢水,處理回收作為冷卻水塔用水。
  • 廢棄物管理 
    實施垃圾分類、回收、重複利用計劃,減少垃圾填埋量。
 
評估機制
  • 減量成效評估 
    由能源管理小組每日定期檢視各項設備設施之統計數據,且於每月評估減量成效,及時調整減量策略。
  • 供應鏈評估 
    定期審核主要供應商的可持續性表現。
  • ESG小組會議 
    每季度進行討論,確保所有措施有效實施並達到預期效果,定期於董事會報告成效。
 
利害關係人議合情形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秉持永續發展的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鼓勵顧客參與我們的環保計劃,為員工提供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的培訓,增強環保意識。且藉由永續報告書向所有利害關係人揭露我們努力的成果。

治理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由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環境永續小組負責辨識潛在的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並導入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專案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架構指引原則,以利利害關係人與管理階層瞭解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及財務影響。管理階層依環境永續小組討論結果評估並核定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之因應策略與相關風險指標與目標,並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成效。



 

策略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藉由低碳經濟相關的「轉型風險」與氣候變遷影響相關的「實體風險」鑑別出的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並明列五項關鍵性風險管理議題,包含環境法規與政策、低碳能源成本增加、原物料短缺及價格上漲、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改變及產品與服務轉型。
 

轉型風險
實體風險
機會

鑑別風險與機會項目 風險說明 營運及財務衝擊潛在影響 衝擊度 / 影響期程 因應策略、目標
政策和法規 受能源管理法之規範,每年需節電 1%。碳費、碳稅之徵收恐擴大範圍。
  • 年度節電率未達1%,主管機關得不予核定所提報之執行計畫。
  • 政府在減少碳排放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政策與法規變化可能影響運營方式和成 本結構並增加永續相關費用。
高 / 長期
  • 積極推動各項環保節能減碳措施,採用低耗能設備,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觀察環境政策之變化,研擬因應措施。
  • 採用環保低耗能設備,審視並優化產品製程,以達節電目標。
技術風險
低碳科技轉型成本增加
  • 政府和消費者對碳足跡的關注可能驅動減排措施。
產品與服務改用低碳商品致成本增加。 中 / 中期 提升能源管理績效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制定短中長期高效能設備購買計畫;選用低碳運輸工 具、優化供應鏈提升產品品質。
市場風險
  • 顧客行為改變
  • 物料成本上升
  • 消費者環境永續意識提高,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改變。
  • 極端氣候造成原物料產量減少。
因原物料短缺,產品供給不及,致營收減少。 中 / 長期
  • 加強產品研發,強化與供應鏈合作計劃,採用低碳足跡商品。
  • 降低使用進口原物料,與在地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商譽風險
企業形象
商譽受損降低消費者的信任感。 勞動力招募成本增加及營收減少。 中 / 長期
  • 恪遵法規政策,落實產品與服務的標準及監管。
  • 落實永續經營 ESG 之目標。
鑑別風險與機會項目 風險說明 營運及財務衝擊潛在影響 衝擊度 / 影響期程 因應策略、目標
立即 ( 極端 ) 性風險
颱風、洪水
  • 極端氣候導致供電、供水中斷或限電、限水,造成營業中斷;淹水則造成設備等財產損失。
  • 氣候變遷可能影響供應鏈致原物料短缺。
增加營運成本及降低營運績效,頻繁出險及加強投條件需支付更多保費。 中 / 長期
  • 依災害緊急事件處理程序執行相關應變措施,降低財產損害;設置發電機、不斷電備援系統以防營業中斷。
  • 建立水資源運送廠商資料管理、適足投保、轉嫁風險及填補損失。
長期性風險
暴雨 / 乾旱 / 傳染性疾病
暴雨可能造成設備損害及營收減少;乾旱可能造成供電、供水中斷,影響營運。
  • 資本支出增加 , 營收減少。
  • 購入原物料成本增加。
  • 全球性傳染疾病蔓延衝擊經營績效。
高 / 長期
  • 災害發生時啟動備援機制, 維護客戶權益並將公司財務損失降至最低。
  • 定期舉辦災害教育訓練。
  • 落實供應鏈管理選擇穩定供貨、品質優良廠商。
平均溫度上升
  • 為維持營運場所溫度,需耗用更多能源。
  • 影響顧客消費習慣及外出消費意願。
  • 碳排放及能源成本提高、減少營運績效。
  • 新購設備致營運成本增加。
中 / 長期
  • 落實空調設備效能分析,設備汰舊換新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依消費模式之改變制定相對應策略,如轉型到府外燴及外送。
  • 購置節能高效率設備。
  • 發展外帶、零售產品通路。
鑑別風險與機會項目 風險說明 營運及財務衝擊潛在影響 衝擊度 / 影響期程 因應策略、目標
資源使用效率 使用效能較高的 LED 燈具、汰換舊系統幫浦及採用熱泵系統雙效型節能設備。
  • 導入高效能生產設備、降低能源支出。
  • 增加固定資產價值。
中/中期
  • 廢棄物回收分類再利用,要求供應商以可回收再利用的運輸工具及容器,減少垃圾焚化量,降低碳排放及落實節約用水策略。
  • 以 3 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3% 為目標。
能源來源
  • 使用新技術、節能設備 , 減少能源成本 。
  • 購入再生能源。
  • 創新產品研發、降低營運成本。
  • 購買再生能源、能源成本增加。
中/長期
  • 使用低碳產品原物料製作商品。
  • 設定 2026 年購入再生能源 5%~10%、增加低碳、碳足跡產品 3%。
產品和服務
消費者偏好轉變
創新產品並開發低碳、碳足跡產品以提升產品競爭力;採用數位行銷擴大客戶層。
  • 消費者對於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產品的偏好越來越高,可能迫使調整產品組合和供應鏈來滿足這些需求。
  • 增加購入成本。
中 / 長期
  • 提高產品與服務的競爭力, 慎選包材推廣減塑活動,擴大外帶、外送市場客源。
  • 落實永續環保,提升品牌知名度。
  • 增加營收、提高營運績效。
市場
  • 因應原物料成本上升,開發替代原物料及新產品。
  • 促進加速低碳經濟轉型,開發多元化供應鏈。
控制原物料成本,創造營運績效。 中 / 長期
  • 供應鏈穩定,避免貨源斷缺導致營運中斷。
  • 產品多元化經營,開發新市場,提高營運績效。
韌性 因應氣候變遷所衍生的風險,培養面對極端氣候的適應、決策能力及機會點。 - 中/長期 依重大性風險,制定緊急應變措施,減少損失、提升營運績效。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矩陣圖


升溫 1.5° C 情境假設(3~5 年內發生)
升溫 >2.8° C 情境假設 (10 年後 )


類別 衝擊說明及財務影響 機會 因應策略
政策和法規 因應新政策與法規, 碳權及設備更新,合規成本及低碳能源成本增加。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而影響市場競爭力。能源購入成本至少增加 10 %以上, 約1,000 萬元。 購置高效能設備,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落實用水、用電、廢汙水、廢棄物管理政策,減少資源浪費,創造營運績效。
  • 設定節水、節電 1% 目標,水資源管理收集游泳池溢流廢水,處理回收作為冷卻水塔用水。
  • 使用再生能源,以達減碳目標。
  • 建立水資源運送廠商資料管理、適足投保、轉嫁風險及填補損失。
  • 落實供應鏈管理選擇穩定供貨廠商。
暴雨、乾旱 可能影響供應鏈致原物料短缺購入成本增加。供電、供水中斷或限電、限水,造成營業中斷,保險費增加。原物料購入成本預估增加 5%以上, 約 3,000~4000 萬元。 提升產品競爭力,採用數位行銷擴大客戶層,建立長期顧客,穩定營收。
類別 衝擊說明及財務影響 機會 因應策略
原物料成本上漲 升溫超過預期,農作物供需及運輸成本等將造成原物料上漲, 增加營運成本。 慎選供應商維持供貨品質穩定,以在地原物料研發新產品。 採用取得容易之原物料研發新產品,增加在地採購量、培養穩定供應鏈並與小農配合契作。
消費者習慣改變 消費者可持續意識提高,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改變。 多元化產品研發、技術轉型,購買低碳產品。 多元化行銷策略,提升產品品質,吸引消費者。擴展到府 外燴、外送外帶營業型態。

我們依據鑑別出的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制定調適策略,如法規遵循、資源回收再利用、提升營運效率、節能減碳、低碳產品多元化及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措施等,以期減緩因全球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營運風險衝擊,並逐步納入對財務影響的評估。
通過這些策略,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不僅減輕了對環境的負擔,同時也增強了對氣候變遷挑戰的適應能力,展現作為負責任企業的承諾與行動。

溫室氣體盤查


 因應飯店營運形式,能源使用種類主要為外購電力及天然氣,購電力之碳排放比率佔比 60% 為最高,空調設備及冷凍冷藏設備為主要耗電來源,其次為廚房烹煮用瓦斯30%和廢棄物 3%。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已於 2023 年成立溫室氣體盤查推動組織及制定溫室氣體排放管控標準作業程序,以利各飯店落實溫室氣體盤查及減碳措施之執行。



 

溫室氣體盤查推動組織及架構


 溫室氣體盤查推動組織之權責如下:


 

管理人

核准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與間接重大性溫室氣體排放鑑別結果,並監督盤查小組運作。

執行秘書

監督並提供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的人力支援,且召集組成內部查證小組,並審核間接重大性溫室氣體排放。

盤查組長

各飯店或各部門之主要連絡窗口,辦理鑑別間接重大性溫室氣體排放、蒐集溫室氣體排放係數、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及盤查報告書製作,並研擬、修正溫室氣體盤查相關程序文件與規範。

財務委員

負責所有帳目,提供數據與單據給盤查組長,並協助進行核銷。

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量

 

台北晶華
捷絲旅
台南晶英
太魯閣晶英

區分類別 2021 2022 2023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2.248.277 2,665.092 5,845.230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90,026.306 9,852.591 9,859.210
範疇三
(公噸 CO2e)
不適用 不適用 281.810 *
合計
(公噸 CO2e)
11,274.583 12,517.583 15,986.250
營業額
(百萬新台幣)
2,341 3,027 3,846
排放密集度
(公噸 CO2e / 百萬元新台幣)
4.8158 4.1353 4.160

  • 台北晶華自2023年起揭露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區分類別 2021 2022 2023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NA NA NA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1,787.368 2,017.837 2,338.759
合計
(公噸 CO2e)
1,787.368 2,017,837 2,338.759
營業額
(公噸 CO2e)
292 383 451
排放密集度
(百萬新台幣)
6.121 5.269 5.186

  • 尚未進行範疇一之統計,預計2024年起揭露
  • 捷絲旅西門館為分租樓層,單一電表租戶共用,本表未計入該館數字
區分類別 2021 2022 2023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697 816 874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3,542.92 3,792.86 4,660.071
合計
(公噸 CO2e)
4,239.92 4,608.86 5,534.071
營業額
(百萬新台幣)
649 864 904
排放密集度
(公噸 CO2e / 百萬元新台幣)
6.533 5.334 6.122
區分類別 2021 2022 2023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947.85 1,017.75 1,070.22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2,750.84 2,938.03 2,999.079
合計
(公噸 CO2e)
3,698.69 3,955.78 4,069.30
營業額
(百萬新台幣)
510 668 684
排放密集度
(公噸 CO2e / 百萬元新台幣)
7.2523 5.9218 5.949


 

感謝您的訂閱!

訂閱電子報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將會定期為您寄送最新資訊,期待與您有更多互動!

客戶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

前往客服信箱

股東

晶華酒店發言人 / 王文蘊 小姐

  • T +886-2-25215000 ext.3376
  • E brita.wang@regenttaiwan.com

員工

晶華酒店人力資源部 / 簡經理

  • T +886-2-25215000 ext. 3615
  • E sara.chien@regent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