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因應

氣候變遷因應

績效成果

 

  • 2024年汰換完成的400噸冰水主機,提升單機38.2%能源效率。
  • 透過AI廚餘系統,自助餐廳栢麗廳人均廚餘量減少47.3%,相當於減少55.4噸碳排放。
  • 「EcoMeet永續會議」專案吸引141家企業參與,占年度會議總場次的21.5%,參與會議的人數為24,871人。




 

單機能源效率提升

38.2   %

自助餐廳人均廚餘量減少

47.3   %

「EcoMeet永續會議」占年度會議總場次

21.5   %

未來目標

 

短期目標
中長期目標

  • 採購具節能標章設備
  • 全面改用大容量洗宿瓶及減少紙張用量每年3~5%
  • 逐年增加低碳
  • 碳足跡產品2%
  • 2030年使用再生能源2%~5%
  • 三年內減少進口原物料採購比例5%
  • 因應氣候政策制定碳中和路徑圖及再生能源使用規劃

 

 

 
衝擊影響

面對氣候變遷,本集團辨識出五大關鍵風險,包括環境與政策法規趨嚴(如碳稅、碳價上路)、低碳能源成本增加、原物料短缺與價格上漲、永續供應鏈管理、消費者偏好改變導致產品與服務需轉型等五大風險項目。營運層面受合規成本與顧客綠色選擇影響,可能需轉嫁成本並面臨市場競爭力下降風險。

 
政策承諾

本集團響應政府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國際淨零趨勢,訂定氣候行動政策,並連署1.5°C氣候行動宣言。秉持善用資源、善盡責任的理念,導入低碳轉型與友善環境措施,展現企業對氣候變遷的積極承諾。

 
採取之行動

由環境永續小組負責環境風險評估及建立環境危害之防範措施,並擔負日常作業的監督與執行。鼓勵員工於日常作業中貫徹節約能源作業細節,落實節能減碳及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 提升能源效率 
    設立環境永續小組與能源管理制度,推動設備汰換與能源效率提升。
  • 水資源管理 
    採用LED照明、智能控溫、低流量水龍頭及AI廚餘系統等技術,強化節能與水資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 
    同時推動廢棄物分類與回收再利用,落實低碳營運。
 
評估機制
  • 減量成效評估 
    由能源管理小組每日監控數據、每月檢討成效,ESG小組每季會議追蹤執行情形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 供應鏈評估 
    供應鏈方面,定期審查供應商永續表現,確保策略有效落實並即時調整風險管理作為。
  • ESG小組會議 
    每季度進行討論,確保所有措施有效實施並達到預期效果,定期於董事會報告成效。
 
利害關係人議合情形

本集團透過報告書揭露氣候行動成果,積極與顧客、員工、社區及政府溝通。推動顧客參與環保計畫、員工培訓及社區環境行動,落實SDGs第7、12、13項目標,凝聚利害關係人共識與行動力。

治理


 本集團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由其下的環境永續小組負責辨識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同時導入TCFD所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架構,作為內部評估氣候風險與財務影響的重要依據。環境永續小組所提出的議題與策略,將由管理階層進行評估與核定,並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與成效,以確保氣候治理的透明度與執行力。



 

策略


 本集團針對低碳經濟轉型風險與氣候實體風險進行辨識與評估,明確列出五項關鍵風 險管理議題。
 

轉型風險
實體風險
機會

鑑別風險與機會項目 風險說明 營運及財務衝擊潛在影響 衝擊度 / 影響期程 因應策略、目標
政策和法規 受能源管理法之規範,每年需節電 1%。碳費、碳稅之徵收恐擴大範圍。
  • 年度節電率未達1%,主管機關得不予核定所提報之執行計畫。
  • 增加合規成本,更新設備、參與碳權市場或支付碳稅,增加永續相關費用,衝擊成本結構並影響營運利潤。
高 / 長期
  • 推動多項節能減碳措施,包括導入低耗能及高效率設備、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藉以強化氣候風險管理與營運韌性。
  • 連續更換冰水主機900、600、400噸共三台,2025年擬進行600噸冰水主機之更換。
技術風險
低碳科技轉型成本增加

    節能減碳新技術快速發展,若無法及時導入,恐喪失競爭力。

產品與服務改用低碳商品致成本增加。 中 / 中期 採用低碳備品與服務導入碳足跡較低之備品(如生質清潔劑、再生材質備品)與供應商,建構綠色供應鏈。
市場風險
  • 顧客行為改變
  • 原物料成本上升

    消費者環境永續意識提高,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改變。

收入與住房率下降,市場占有率萎縮,品牌形象受損。 中 / 長期
  • 採購永續旅宿產品,推出永續綠色住宿專案,滿足永續意識提升的客群。
  • 強化品牌永續形象,透過官網展現永續行動成果,強化顧客認同感與忠誠度。
  • 永續策略與服務模式,因應成本上升配合法規,設計可選擇性付費的低碳加值服務,提升營收穩定性。
  • 降低使用進口原物料,與在地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商譽風險
企業形象
商譽受損降低消費者的信任感。 勞動力招募成本增加及營收減少,及合作夥伴流失。 中 / 長期
  • 恪遵法規政策,落實產品與服務的標準及監管。
  • 落實永續經營 ESG 之目標。
鑑別風險與機會項目 風險說明 營運及財務衝擊潛在影響 衝擊度 / 影響期程 因應策略、目標
立即 ( 極端 ) 性風險
颱風、洪水
  • 極端氣候導致供電、供水中斷或限電、限水,造成營業中斷;淹水則造成設備等財產損失。
  • 氣候變遷可能影響供應鏈致原物料短缺。
增加營運成本及降低營運績效,頻繁出險及加強投條件需支付更多保費。 中 / 長期
  • 依災害緊急事件處理程序執行相關應變措施,降低財產損害;設置發電機、不斷電備援系統以防營業中斷。
  • 建立水資源運送廠商資料管理、適足投保、轉嫁風險及填補損失。
長期性風險
暴雨 / 乾旱 / 傳染性疾病
暴雨可能造成設備損害及營收減少;乾旱可能造成供電、供水中斷,影響營運。
  • 購入原物料成本增加。
  • 全球性傳染疾病蔓延衝擊經營績效。
高 / 長期
  • 設施氣候適應強化,優先改善建築排水系統、屋頂結構與抗熱耐旱設施。
  • 強化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傳染性疾病,建立快速應變系統,確保顧客與員工安全並維持服務品質。
平均溫度上升
  • 氣候變遷致平均氣溫上升、水資源枯竭、海平面上升等。
  • 為維持營運場所溫度,需耗用更多能源。
  • 影響顧客消費習慣及外出消費意願。
  • 碳排放及能源成本提高、減少營運績效。
  • 新購設備致營運成本增加;影響旅遊人潮結構變化。
中 / 長期
  • 導入高效節能空調與隔熱設施,2025年全面導入智慧化能源監控系統。
  • 發展外帶、零售產品通路。
鑑別風險與機會項目 風險說明 營運及財務衝擊潛在影響 衝擊度 / 影響期程 因應策略、目標
資源使用效率 使用效能較高的 LED 燈具、汰換舊系統幫浦及採用熱泵系統雙效型節能設備。
  • 營運成本降低,節能設備與用水效率提升,降低電費與水費支出。
  • 法規合規成本控制,隨碳定價與排放法規趨嚴,有效節能減碳可避免未來碳成本上升與罰金風險。
  • 增加固定資產價值,設備現代化與節能改善工程可增加設備耐用性與資產估值。
  • 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提升,資源效率提升與綠色作為有助強化ESG形象,創造品牌價值。
中/中期
  • 設備更新:全面汰換老舊高耗能設備,變頻幫浦與熱泵雙效系統,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 導入智慧能資源管理:監控用電用水數據,找出高耗能原因並即時優化調整。
  • 資源循環與永續供應鏈標準:推行垃圾分類與資源再利用制度;於採購責任中納入ESG等永續發展原則,與供應商建立負責任的合作關係。
  • 節水與減碳策略:整合節水設施(如省水標章產品)落實員工節約能源教育。
  • 每年審查能源使用績效,推動LED燈具達90%、節能設備100%採購、每房用電密度年降1.5%、紙張與廚餘各減量3~5%。
能源來源
  • 數位科技轉型,降低營運成本。
  • 營運成本優化:運用數位科技強化能源管理與營運自動化,降低人力與能源浪費。
  • 市場競爭力提升:導入再生能源與低碳產品,滿足客戶對綠色旅宿的需求。
  • 強化利害關係人關係:綠色能源與低碳採購策略吸引重視ESG的投資者。
中/長期
  • 設定2030年使用再生能源2%~5%。
  • 逐年增加低碳、碳足跡產品2%。
產品和服務
消費者偏好轉變
消費者對可持續與環保產品的偏好提升,促使企業調整產品組合與供應鏈以因應需求。
  • 採用數位行銷拓展客群,主動提供符合ESG的產品與服務以降低營運風險,並透過創新與開發低碳產品提升競爭力。
  • 增加購入成本。
中 / 長期
  • 創新與永續旅遊產品開發:推動低碳菜單、碳足跡標示商品及綠色旅遊體驗,回應顧客永續消費期待。
  • 包材與減塑行動:採用可重複使用或生物可分解包材,降低塑膠使用量。
  • 數位轉型與新通路發展:每月至少進行三次數位行銷(社群、KOL),精準觸及綠色消費者;擴大外帶與外送通路,採用無塑餐盒並結合ESG平台推廣。
  • 創新與服務:推廣住宿永續選項,旅遊永續產品每季推出2~3案,三年內不更換布巾比例提升5%,並每月發布永續產品故事,增強顧客認同。
市場
  • 因應原物料成本上升,開發替代原物料及新產品。
  • 促進加速低碳經濟轉型,開發多元化供應鏈。
控制原物料成本,創造營運績效。 中 / 長期
  • 替代原物料開發:優先使用可回收及在地環保材料,降低進口及高碳材料依賴。
  • 在地永續供應鏈:建構ESG永續供應鏈,穩定合作並提升在地食材與物資採購比例。
  • 產品與服務多元化:推低碳餐飲、無塑住房與在地文化體驗,拓展新市場,並擴大線上銷售、外送及週邊商品開發。
氣候韌性 因應氣候變遷所衍生的風險,培養面對極端氣候的適應、決策能力及機會點。 - 中/長期 依重大性風險,制定緊急應變措施,減少損失、提升營運績效。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矩陣圖


升溫 1.5° C 情境假設(3~5 年)
升溫 >2.8° C 情境假設 (10 年後 )


風險鑑別 衝擊說明 機會 因應策略
轉型風險 政策與法規新增 因應碳費徵收、節能減碳及ESG合規等政策,低碳能源成本將提高,若未及時調整,恐影響營收與品牌形象,部分成本可能轉嫁消費者,削弱競爭力;能源成本預計增加10%,年增約壹仟萬元購入成本。 購置高效能設備提升能源效率,導入低碳技術,並落實用水、用電、廢水及廢棄物管理,減少資源浪費,強化營運韌性。
  • 設定節水、節電1%目標。
  • 提升水資源再利用率。
  • 規劃導入再生能源比例之減碳目標。
  • 建立供應商碳盤查及稽核機制。
  • 導入營運備援計畫與能源、水資源儲備管理機制。
  • 適足投保、轉嫁風險及填補損失。
  • 擴展數位化通路(電商平台、外送合作)分散風險,強化客戶關係經營,增加回購率與品牌忠誠度。
實體風險 極端氣候暴雨、乾旱 異常氣候可能引發供電供水中斷或限水限電,導致營業中斷並提高災損保險費用,同時造成供應鏈原物料短缺與成本上升,預估原物料購入成本年增5%以上,約伍千萬元。 採用數位行銷與顧客經營,拓展銷售通路,擴大客群並建立長期顧客,穩定營收。
風險鑑別 衝擊說明 機會 因應策略
實體/轉型風險 原物料成本上漲 升溫超出預期導致農作物供需不穩及運輸成本上升,增加營運成本壓力。 構建多元供應鏈以維持供貨品質穩定,並提升自主研發與原料多樣化能力。 研發新產品,提升在地採購,培養穩定供應鏈,與小農契作;聚焦易取得及替代農作投入研發,並與農業合作社或地方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轉型風險 消費者習慣改變 消費者可持續意識提升,對ESG表現要求加強,導致低碳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 發展永續品牌形象與服務模式,強化市場競爭力。 多元行銷吸引消費者,提升產品品質與永續價值,深化外燴、外送與外帶服務,強化品牌ESG傳播與消費者溝通。

我們依據鑑別出的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制定調適策略,如法規遵循、資源回收再利用、提升營運效率、節能減碳、低碳產品多元化及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措施等,以期減緩因全球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營運風險衝擊,並逐步納入對財務影響的評估。
通過這些策略,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不僅減輕了對環境的負擔,同時也增強了對氣候變遷挑戰的適應能力,展現作為負責任企業的承諾與行動。

溫室氣體盤查


 本集團已成立溫室氣體盤查推動組織,制定排放管控標準作業程序,協助各飯店落實盤查與減碳措施。組織成員須接受基礎及專業訓練,涵蓋減排策略、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及法規遵循。飯店能源以外購電力及天然氣為主,其中電力碳排放占70~80%,主要耗能來自空調及冷凍設備,瓦斯用於廚房烹煮約占20%,其他耗能約3%。 

 

 

溫室氣體盤查推動組織及架構


 溫室氣體盤查推動組織之權責如下:


 

管理人

核准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與間接重大性溫室氣體排放鑑別結果,並監督盤查小組運作。

執行秘書

監督並提供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的人力支援,且召集組成內部查證小組,並審核間接重大性溫室氣體排放。

盤查組長

各飯店或各部門之主要連絡窗口,辦理鑑別間接重大性溫室氣體排放、蒐集溫室氣體排放係數、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及盤查報告書製作,並研擬、修正溫室氣體盤查相關程序文件與規範。

財務委員

負責所有帳目,提供數據與單據給盤查組長,並協助進行核銷。

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量

 

台北晶華
捷絲旅
台南晶英
太魯閣晶英

區分類別 2022 2023 2024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2,665.092 5,845.230 5,285.2657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9,852.591 9,859.210 9,920.761
範疇三
(公噸 CO2e)
不適用 281.810 * 247.728
合計
(公噸 CO2e)
12,517.583 15,986.250 15,453.7547
營業額
(百萬新台幣)
3,027 3,846 4,046
排放密集度
(公噸 CO2e / 百萬元新台幣)
4.1353 4.160 3.8195

  • 台北晶華自2024年起揭露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區分類別 2022 2023 2024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NA NA 415.762 *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2,017.837 2,338.759 3,856.542
合計
(公噸 CO2e)
2,017,837 2,338.759 4,272.304
營業額
(公噸 CO2e)
383 451 552
排放密集度
(百萬新台幣)
5.269 5.186 7.740

  • 2022~2023未進行範疇一之統計,2024年起揭露
  • 2024年增加捷絲旅西門館排放數據
區分類別 2022 2023 2024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816 874 415.762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3,792.86 4,660.071 3,856.542
合計
(公噸 CO2e)
4,608.86 5,534.071 4,272.304
營業額
(百萬新台幣)
864 904 854
排放密集度
(公噸 CO2e / 百萬元新台幣)
5.334 6.122 5.003
區分類別 2022 2023 2024
範疇一:直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1,017.75 1,070.22 2,168.860
範疇二:間接排放量
(公噸 CO2e)
2,938.03 2,999.079 1,489.374
合計
(公噸 CO2e)
3,955.78 4,069.30 3,658.234
營業額
(百萬新台幣)
668 684 171
排放密集度
(公噸 CO2e / 百萬元新台幣)
5.9218 5.949 21.393 *


 

感謝您的訂閱!

訂閱電子報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將會定期為您寄送最新資訊,期待與您有更多互動!

客戶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

前往客服信箱

股東

晶華酒店發言人 / 王文蘊 小姐

  • T +886-2-25215000 ext.3376
  • E brita.wang@regenttaiwan.com

員工

晶華酒店人力資源部 / 簡經理

  • T +886-2-25215000 ext. 3615
  • E sara.chien@regenttai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