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效成果
- 集團職災人次合計36人次,較前年減少38%,總損失日數429日,千人職災率為20.606。
- 集團各飯店共舉辦24次AED操作與CPR急救的講習課程,參訓人數合計1,057人。
- 集團各飯店消防演練及教育課程合計79場次,參訓人數4,552人。
- 職場環境監測結果皆符合法規,針對特別需求員工亦執行個案調整措施。
未來目標
- 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及訓練頻率
- 建構更完善的職安管理系統、降低職業傷害發生率、提升員工健康指數。
- 透過系統性推動與持續改善,達成永續、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目標。
- 建立風險導向之健康照護機制,增強中高齡員工與母性員工支持。
衝擊影響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深信員工身心健康是高品質服務與永續經營的基石,將員工、供應商及承攬商的安全健康視為重大永續議題,致力打造安全工作環境,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滿意,落實「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理念。
政策承諾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秉持「工安零災害」願景,建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設立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監督運作與法規遵循。安全文化貫穿酒店營運及供應鏈,與合作夥伴共強化風險與事故防範,實踐聯合國SDGs健康福祉與體面工作目標。
採取之行動
-
教育訓練及緊急應變管理
成立跨部門職安委員會統籌管理安全事務,辦理火災逃生、急救等教育訓練與演練,強化員工應變能力與防災意識。 -
職業環境與員工健康
實施職場環境監測與健康檢查,關注母性與中高齡員工需求,提供工時彈性與工作調整,打造全員參與、風險可控的健康職場。
評估機制
- 每年進行管理審查,評估執行績效及目標達成情況。
- 透過永續委員會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利害關係人議合情形
本集團定期召開會議,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職安議題。重要資訊透過公告欄與「晶華大學APP」即時揭露,並將成果納入永續報告書,展現企業在透明溝通、風險揭露與責任治理方面的承諾與實踐。
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晶華酒店國際集團依據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標準,建立符合營運需求的管理機制,並依據法令修訂持續調整,以發揮自主管理與持續改善之功能。政策涵蓋以下四大核心領域
教育訓練及緊急應變管理
為確保所有員工熟悉緊急應變流程和安全操作規範,們設計了一系列教育訓練計劃和防災演練,以提升各部門員工的應急反應能力,這些訓練不僅包括理論學習,更著重於實際操作和演練,如火災逃生、緊急疏散、和初級急救處理等。
所有演練的核心目的在於,讓員工熟悉緊急應變流程與安全操作規範。酒店亦成立緊急事件應變小組,由總經理親自領導,於事故發生初期即迅速進行應變,優先確保人員安全,有效降低火災或其他災害所可能造成的損失。
2024年各館AED操作與CPR急救的講習課程
台北晶華 | 捷絲旅 | 台南晶英 | 太魯閣晶英 | |
---|---|---|---|---|
課程總次數 | 18 | 2 | 2 | 2 |
課程總人數 | 949 | 40 | 27 | 41 |
課程總人時 | 1,878 | 40 | 54 | 82 |
職業環境與員工健康
本集團依《職業安全衛生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定期進行作業環境監測,涵蓋高溫、噪音、二氧化碳等指標,並強化安全衛生宣導。對異常數值即時研商並改善,監測報告除公告外亦存查備查,確保員工於健康安全環境中工作。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為確保化學品安全使用與環境風險控管,本集團制定《化學產品管理SOP》,涵蓋多部門共68項化學品,皆備有SDS供查閱。並定期辦理教育訓練,提升員工使用認知與應變能力。針對液體洩漏風險,設有專責SOP,由工程部定期檢討更新,洩漏事件可即時處置並通報,確保環境與人員安全。
本集團致力打造關懷員工身心健康的職場,提供從入職體檢到定期健檢的完整服務,針對高風險職務與夜班人員加強健康監測,並安排護理師追蹤高風險個案。另設醫務室,駐有醫師與護理師,提供健康教育與緊急醫療支援。集團亦依評估結果調整工作安排,特別照護孕婦與中高齡員工,落實健康職場願景。
透過職安會定期檢討健康保護計畫,針對未達標項目提出改善對策,強化勞資健康共識。執行重點包括:滾動調整計畫並公告、關懷母性保護個案、落實工時與休假管理、依職務提供健康措施、實施復工機制與復健輔導、保存職場醫師服務紀錄。另配合勞動部推動中高齡職務再設計,改善工作環境、降低職災風險,提升勞工就業穩定與福祉。
不法侵害
本集團致力於打造安全、尊重與公平的職場環境,積極防範並妥善處理各類職場不法侵害事件,包括性騷擾、語言暴力、歧視及精神壓迫等。我們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制定「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並強化員工通報管道與處理流程,全面保障受害人與通報者的隱私與權益,嚴禁任何形式的報復行為。
為協助中高齡勞工降低因工作因素導致的職災風險與健康損害,並提升其就業穩定性,本集團配合勞動部職務再設計中心,推動「中高齡職務再設計補助計畫」,藉由購置提升工作效能與安全性的輔具及優化工作流程,全面改善職場環境,達成職災預防與勞工福祉雙重目標。
母性健康保護預防計畫
人因性危害預防計畫
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計畫
過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計畫
職災預防
通過定期的安全培訓和緊急應對演練,提升員工對職業安全的認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詳細分析並制定預防措施,例如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改善工作場所的物理布局,以減少事故發生率,保障員工的健康與安全。
2024年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共發生36起職業災害,較2023年減少38%。其中,台北晶華與台南晶英分別減少18件與2件,捷絲旅增加4件,太魯閣晶英則因403地震導致7件職災(含一件通勤死亡意外)。在積極推動職安教育下,交通意外、跌倒碰撞、切割與燒燙傷等事故類型均下降逾50%。
職業傷害率
職業傷害率 | 台北晶華 | 捷絲旅 | 台南晶英 | 太魯閣晶英 | 合計 |
---|---|---|---|---|---|
缺勤總日數 | 53 | 175 | 25 | 176 | 429 |
總工作日數 | 266,992 | 53,398 | 90,421 | 42,912 | 456,609 |
缺勤率(AR) | 0.0198 | 0.3277 | 0.0276 | 0.4101 | 0.0939 |
職災千人率 | 11.865 | 24.681 | 32.719 | 3.461 | 20.606 |
失能傷害率(FR) | 5.618 | 11.704 | 16.126 | 20.3905 | 9.917 |
失能傷害嚴重率(SR) | 24.813 | 409.659 | 33.597 | 84.657 | 118.188 |
總合傷害指數 | 0.373 | 2.189 | 0.736 | 1.313 | 1.082 |
計算說明:
- 缺勤率(AR)= 缺勤總日數/總工作日數*100%
- 總缺勤日數包含生理假、病假、傷假及公傷假等。
- 職業災害千人率‰=職災人次數/總員工人數*1,000
- 失能傷害頻率(FR)= 傷亡人次數合計/公司員工之總工作時數*1,000,000
- 失能傷害嚴重率(SR)= 總損失日數/公司員工之總工時數*1,000,000
- 總合傷害指數=√(失能傷害頻率FR*失能傷害嚴重率SR)÷1000